close

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EEN715ER15E

作者:清心客   童月蓮,小名小囡,曾被我們叫過“地主婆”。《半夜雞叫》的木偶劇我們都看過,初見到她,我們一下子不約而同就會想到了劇中的木偶地主婆,矮矮的胖胖的,圓圓的臉細細的眼睛,走起路來一擺一擺。當然這個外號太損了點,偶爾叫叫而已,如在打鬧時,在吵架時,一般我們還是熱情地叫她小童。甚至那次聚會,雖然也老了,我們還都叫她小童。   那時,每次我碰到她就要跟她開玩笑,說,小童,今朝“轟”杜來佛,冷來佛,意思是今天風好大好冷。她是浦東人,她們話里的“唇齒音”,像風啊福啊都讀不出的,把風讀作“轟”,把福作“嚯”,像現在恭維對方時講,儂“嚯氣”好嘞。她這個口音一直沒怎么變,只是有時話里摻了些點東北口音,更是南腔北調,聽著有趣。   那年我們離開家鄉去廣闊天地插隊落戶,坐火車到了塔河,再去漠河的路上,坐著的軍用卡車沒有篷,一路上不說那個遭罪,冷呀、顛呀、腰酸背疼,最難堪的最受不了的還是憋尿。待下車方便后,就是這個小童,哭著鬧著要回家,怎么也不肯再上車,弄得帶隊的和護送的干部哄了她老半天才繼續趕路。   她是我們知青中年齡比較小的一個。當時我們看著她還透著娃娃樣的稚氣小圓臉,都有點悲憤了,詛咒上山下鄉政策詛咒那場運動。你想想, 她們這一屆剛讀完小學,66年上中學就開始文革,3年沒上過課,69年就初中畢業了,就變成知青,就跟著我們一伙離家萬里遠赴邊疆了。她們這批人的年齡,那時真還剛到16周歲,也叫知識青年,真有點奇了怪了冤了。   一到異鄉他處,我們每個人都各自絞盡腦汁寫信、寄信,欲向家里,父母兄弟,親戚好友,把到的地方和這里的情況及自己的想法和現狀告知告慰他們。有的人寫得輕松些,有的人就寫得費勁些,但都是自己想的事兒,自己操的筆。可是小童終究還是來找的我,說,老大哥,幫我寫寫吧,我不太會寫,謝謝你好伐。我看著她愁苦還透著無奈的樣子,像小學生遇到問題戰戰兢兢找到老師。她交給我揉得很皺的信紙信封,信封已經寫好了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我說,信封不是寫好了么,寫得很好呀,她說不是她寫的,是她叔叔寫的。收信人是她父親,地址是她家,可見她父母也都不會寫字。(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我讓她給我講,寫什么事寫什么話,她瞇笑著眼睛,扭扭捏捏地說,你寫么你自己看著寫么。我只好按一般家信的口吻替她寫好了信。寫完內容,給她署名,我問她,你的小名叫什么,她不知道什么小名大名,我只好說你父母在家叫你什么,小囡,她說。我說,小囡多去了,上海人叫小孩都叫小囡,還叫你什么?她說,“明蓮”,我說好,就署上“小囡明蓮”。我就這樣寫好了她的信。完了,我不忘讓她拿出信封,寫下我們所在地的詳細地址。她高高興興拿回宿舍,一會兒又來,要我幫她寄信,我說寄信簡單,到公社郵電局,往郵筒里一扔就行。她不解,怎么扔進去信就會走了。她交給我她封好的信,讓我帶,又拿出錢。“貼一張郵票8分,寄一寄信又8分,總共1角6分,對不”,她自信地說,并點好1角6分錢遞給了我。我笑了笑說,你年齡不到18歲,寄信的錢是不要的,貼張郵票就可以了。   我當時心里在想,就像小囡一樣的小童也和我們這批人一起到這種地方來,真是像家鄉家長們說的“作孽”。她和她們這批人今后將如何面臨她們的生活前景呵,她們的父母如果知道這種情況,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啊。其實我真是杞人憂天,況且還自己還不知道該怎樣面對現實呢!   冬天,這里奇冷,屋子爐膛里的柈子是不能斷的,要不斷地添加,一冬需要多多少少的柈子啊。我們都要學會截柈子和劈柈子,每個人都要動手,尤其青年房子建好,分開住后更要自己動手了。小童和她們屋子的女生對著一堆隊里派人拉來的木頭柈子,只有自己動手了。她們將木轱轆柈子費好大勁抬上架子,一人一頭,握著長長的大鋸,一推一收,一頓飯的功夫都截不下一段來。人家用這點時間可以將一爬犁的木轱轆都截好。待劈材了,木轱轆豎在地上,她們一斧頭下去,不知砍在哪兒,連樹皮也沒檫著。這樣一冬又一冬,我估摸著,她們都是求人幫整的劈柴。   漫長的冬天是難熬的,尤其第一年來這里就要渡過一個酷寒的冬天。我們很多人對怎樣過冬還沒什么經驗,很多冬天需要注意的方面都還不甚了解不甚理解,像預防凍壞手腳臉皮膚,怎樣穿著才行,一旦凍著了怎么應對,老鄉給你提醒了,還得碰著照著做,不拍麻煩。我們有的青年就不知道冷的厲害,往往腳呀手呀,沒按當地的習慣,穿著的鞋以為棉的合腳就行,殊不知要大,要蒙毛巾,要墊滿烏拉草,手套絕不能戴分指手套,以為做事方便,卻不知一到野外根本無濟于事,非得大棉手套不可。所以,有的人第一年,沒干什么活就凍壞了臉或手腳。小童就是其中一個。   那時她洗好了衣服,沒戴手套就走出門外倒水,返回時,手還濕著呢,就去拉門上的鐵把手,結果,牢牢地粘住了,手指與門把手連在了一起,她急于脫開,結果把三個手指的皮都揭掉了。她哇哇哇地又一陣哭。我們來在食堂吃飯的時候,見到她手上纏著紗布,知道的。問她時,還眼淚汪汪的,很晦氣,很委屈的樣子。(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幸好,我們的勞動雖然沉重、艱苦,但都是男人們的事,女人就不那么吃累吃苦了。那地方,全東北,全北方好像都一樣,男的主外,女的主內,成了家的女人基本上不出門參加勞動,那些小姑娘參加隊里勞動,隊上只給她們干些輕便容易的不累不臟不苦的活兒,只是工分給得少點。如在地窖里揀揀土豆,在屋里剝個蕁麻,幫拉糞的耘耘馬糞,鋤鋤麥地,摟摟草片子等。那個時候是集體經濟,集體勞動集體分配,多勞多得而已,所以婦女們干活,有時候在一起,輕輕松松,愉愉快快反倒開心,磨磨洋工手腳慢點也能混得過去。我們女知青們當然也一樣,而且還很受老鄉歡迎,一點沒都有要爭奪他們的地、他們的糧、他們的集體財產想法。她們一邊勞動一邊聊天,女知青嘰嘰喳喳,話多事多,給她們或他們講城市里的事,講外面的事,講見到的事,講穿講吃講男的講女的這個那個,都是新鮮的。原本憨厚老實的小童也會活躍起來,對別人說的話,贊同了說,“是啦咯”,對別人笑話她,回一句, “柴氣”,人家在她后面叫了一聲,就說“辣么桑頭來一嗓,瞎煞我了”。一口浦東土話,聽得那些老鄉云里霧里,都說,上海話有這樣講的還有那樣講的,真難懂!   我們知青有個食堂,起先老鄉幫我們做做,饅頭啦,土豆湯啦,茬子粥啦,后來這些都自己能做,就讓會做的愿意做的去做,隊里一樣記著工。,所以,知青們就比較輕松,至少吃的不要自己張羅不要自己操心,省下多少事呀,尤其女的更是無后顧之憂,勞動又不苦,又不需像村里其他婦女一樣要操心燒肺,還好過日子。看來小童這樣的女孩子,在這里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難以度日。   我們不知不覺在恍恍惚惚中度過了好幾個年頭了。有時我們會忽然感覺到,我們在長成在長老。雖然已經習慣了當地的環境和習俗,而且在生活和勞動方面都已不成問題,但有時不免會暗暗地盤算著,計劃著自己的未來,或者焦慮著、擔憂著自己的前景。我們中逐步逐步地已有離開的,有上學的,上調的,當兵的,按政策返城的,投奔外地親戚的,很多,而且一年一年的增多。待我離開那地方時,每天跟著一起干活的沒多少個我們的一起下鄉的人了,我們一個村里,50幾個知青,待大返城時實際上也已不足20人。   留下的青年們上述幾種情況哪條都合不上,只有扎根只有安家,于是,相互尋找搭配相互共建家園。落單的,也沒問題,知青們,無論男的女的,一個個都是大城市出來的,在邊遠閉塞的地方上的人看來,都覺得有那種神圣、神奇以至向往,那么和這些人相伴,遠比那些本土本長、幾輩幾代冬伐夏耕的農民強多了吧,那肯定是撿著的好事。這樣男的娶女知青的,女的嫁男知青的,不少,而且,這些男青年女青年還都是當地村里的佼佼者,而且后來也證明他們或她們的想法,不管是知青也好當地青年也好,都是的正確選擇、而且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童也成人了,不再是“小囡”了。由于這里漫長的冬天及充足的白面土豆大豆,讓我們南方城市來的青年大都積攢了脂肪,變得壯實豐潤。小童本來就矮胖,如今是豐滿敦實,本來稚氣而圓圓的臉,讓肉充墊得激鼓鼓的,更像木偶劇中的“地主婆”了。她徹底地成熟了、老成了,有時候對你說起話來也一板一板的,浦東話里搭著北方話,或者北方話里夾雜著浦東話,一點都不甘示弱的樣子。小童再也不是當年的小囡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小童當然也有所思的。宿舍里,睡一個炕上的女伴們,在談心聊天時,常說到男女間的事,評這個論那個,好與不好,能搭不能搭,有知青,也有當地青年,總之都是她們眼前的事。同室中有的已有了搭伴,或已物色了搭伴的,對小童說感覺談體會論感想,介紹經驗發表心得。小童眼界開了心靈通了,比起受自己家里父母兄妹的教育恐怕還深還全。   她們議論起村里跟知青們很熟的民兵排長金柱,蠻神氣的一個,干干凈凈,去年去關里領回來個姑娘,長得不咋地不說,脾氣還怪,還生了個死孩子,兩口子一直鬧鬧嘰嘰的,日子真不好過,她們都為他惋惜,想這么好一個人為啥不找她們這些女知青呢?這時就她們都要夸金柱的弟弟金貴了,和同室的“阿妹”好上后,結了婚。她們太羨慕他倆了。阿妹和小童同歲,也是一個看上去很稚氣的女孩,但卻是知青中最早結婚的一個。現在人家也不出去干累活臟活,在家看看院子,做做飯就行了,人家當地青年金貴有勞動治家的本事,能干著呢,里里外外,啥都能弄得妥妥貼貼的,小日子過得舒坦。還是嫁當地青年好,比起知青,沒那能耐,不能過好日子,小童心里有了想法。   可是村里的當地青年也不多,家里有點條件的,只能按當地傳統的辦法,去關里領回姑娘來,待過一輩子。他們大部分,對女知青都沒有信心,別說主動來找了,哪像金貴,那是給阿妹遇上了。   小童確實成熟了不少,在農村這個社會可真學了不少東西、道理。在一起的集體勞動,集體生活中,如外出修路,外出打草,外出播種,收割,下場子,農民老鄉老的少的還有知青們,大家無話不說,無話不談,不管好的壞的,進步的落后的,現在的以前的,有理的沒理的,咸的淡的,葷的素的。高爾基說社會是所大學,一點不錯,而農村社會更是一所全科大學。學校里學不了什么知識,家里更接受不到這樣那樣的道理和五花八門的東西。原來這么幼稚這么無知的小囡,現在真的要刮目相看了,她再也不是個思想貧瘠的小姑娘,而是個精神飽滿的大姑娘了,內心富有得真像個“地主婆” 了。   小童決定主動出擊。于是她開始一家一家串門。   我們漠河,那時沒有北極村的說法,就是漠河公社漠河大隊,當然還有其他大隊,那就遠了去了,像北紅大隊,洛古河大隊,到那里坐馬車、馬爬犁都得要一天時間。我們漠河大隊下有三個生產隊也就是三個自然村,分別叫老街基、新街基、小街基,漠河公社被三個村子圍著。三個村子都有我們知青,三個村子相互間有割不斷的關系,當地的,有的是親戚關系的,有姻屬關系的,也有朋友關系的,我們知青也一樣,愛走動的,相互串門,聯絡。過了幾年后知青離開的多了,他們走動更頻繁了,不外乎相互找對象的。幾十年后我們在上海聚會時,就見到不少其他村的知青和老鄉,他們都是夫婦了。   小童串門不限于本村,三個村子都串,要不說她成熟了呢,我在那的時候也不會多串門的,不太熟。小童串門的當然都是認識的人家,雖然也有不太熟的,但總是一個村或一個地方的,她認為沒什么關系的,人家不會嫌的。那時女的反正閑的時間多,尤其是冬天,好多活兒她們都干不了。小童串門的對象是家有男青年的。家庭應該是比較好的,還要有條件接受她的。   我們那里的各家各戶都是這樣的格局,木刻楞房子一棟,用木條籬笆圍起個大院子,種菜圈豬圈羊圈雞,堆埋柈子。院子收拾得整潔不整潔,就可以看出這家人日子過得咋樣了。院子門可以隨便推進去,到房前,就得招喚了,或敲敲窗戶,敲敲門玻璃,叫誰誰在嗎。聽到喚聲,都會開門,不管認識不認識。她嘴很甜,大娘大爺的叫,加上一張娃娃臉,人家都很歡迎她。雖然北方話不太流利,夾雜著很重浦東腔的北方話,但人家還很喜歡和她交流。她問這問那,嘮家常似地,人家也不知她來的目的,不厭其煩地照實回答,待她走后人家也不知是干什么的,只當是串門。小童從這家串到那家,從這個村串到那個村,覺得沒有什么像金貴那樣合適的,不是人不咋的,就是家不得勁。   那時我們那里跟其他農村都一樣,男的過20,都開始張羅找媳婦了,所以適齡男青年少了。小童覺得考慮得太晚了,不像“阿妹”,那真正叫做勇敢。因為那時,和我們一起下鄉的干部還在,怕我們還太年輕,怕我們犯錯,怕我們被傷害,怕我們吃虧,總之他們像管學生一樣管著我們。當時阿妹還小,不到20歲和金貴談對象,他們就勸阻她,批評她,可人家阿妹根本不聽他們的,他們還沒全撤走,就住到金貴家里去了,我們雖然有時鄙視她,甚至背后說她不要臉,后來想想,既然插隊落戶了,還什么窮講究窮規矩,人家也是一種活法,還活得比其他人自在著呢。當然后來,大返城了,因和當地人結婚而沒法返城的,多少有點遺憾和失落感。   還是阿妹給她出了個主意,說村里的馬萬柱,也不小了,家里雖然差點,但人還行,可以考慮的。   萬柱我們知道,和我們常在一起干活的那個當地青年,我們叫他卷毛,是屬于機靈精干,善于接觸的人。個子不太高,黑黑瘦瘦,但也算敦實。臉不難看,眼珠有點黃,一頭的卷發,不是個二毛子,就是個三毛子,不是像金貴那樣愛干凈整潔,招女孩子喜歡的那種,純一個北方鄉土青年,人嘛還是蠻不錯的。   他家小童去過,家境真不怎樣,家里亂糟糟的,還有股不干不凈的味道。他父親純一個干癟老頭,在隊里不是個很能干活的人。他母親有點癡呆,只能機械地做些動作,根本沒有勞動能力。一個哥哥叫萬寶,有點殘,長得很僵,木木呆呆的,眼睛有點兒斜,看人總是像盯著你似的,不會轉動眼珠,勞動肯定不行的,手無縛雞之力,隊里照顧他,讓他當了記工員和保管,夾了個記工本,哪兒活完了,干活的都會圍著他向他報工。這一帶不知什么原因都叫他“縣長、縣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從不正經叫他名字,都這么調笑他。他還有個弟弟,有點小混子的樣子,十二、三歲,就跟我們一起勞動了,打草摟個草片子哪,捆個麥個子啦,場子上砍砍道啦,砍砍樹丫子。那時農村也沒個童工說。   小童聽了阿妹講了這個萬柱之后,思來想去,覺得可以。他們家條件差點,但萬柱人還不錯。她決定試試。   他沒去萬柱家,而是讓阿妹把他叫過來。萬柱到了小童他們宿舍,不知道干什么,還喜啦哈的,說什么事,要他幫啥忙。小童小眼珠子一瞪,說,以為叫你來就要幫忙啊?儂迭只這浮尸。萬柱說,“地主婆”大人,什么“否事”,說吧。正經點,小童瞇笑著, 讓他坐到炕桌邊上,說,儂迭只“地主”, 儂就當“地主”。   萬柱摸不著頭腦,什么地主不地主的,好奇地看著小童。   儂戇啊,“地主婆”的老公呀。小童北方話夾著浦東話,萬柱愣是還沒有聽懂。小童看他種楞呆呆的樣兒,繼續說,   我你軋個對象,你看好伐。   什么“軋對象”,誰?   儂真是只“戇棺材,軋對象”也不懂?跟我呀!   萬柱這下懂了,戇棺材是昵稱他,軋對象就是處對象唄。和她處對象,太好了呀,簡直是天下掉下餡餅!萬柱激動得不知怎么好,倒有點不自在起來,說實在,他活到現在還沒有這么不自在過,正確地說還沒有過這么大的喜事呢!他是誰呀,他家怎么個樣啊,如果沒有這個餡餅,他還不知道怎樣能找到媳婦呢!   后來萬柱把他和小童是怎么處的對象的細節告訴了要好的伙伴。“地主婆”要嫁“地主”的故事就在我們老街基傳開。我們見到他們,“地主婆、地主”的叫得歡,小童要追打我們,可卷毛萬柱聽到這樣叫,反而感到高興。   小童就這么和卷毛萬柱處了對象,這在我們村里無疑像扔了個炸彈,我們對小童的行為真是刮目相看。這個姑娘,算得上是勇敢大膽,是步阿妹后又一個創舉。后來,她們的事行為被加油點醋無端拔高地當作知青扎根農村和貧下中農相結合的典型,登在了兩地的報紙上。如果沒有名姓和地點,誰也不會認為說的是她們。   現在村里的人們開始覺得,知青和他們距離近了,覺得偏僻的小山村和大上海距離近了,落后和先進近了,落后與文明近了。村里的那些本地男女青年個個蠢蠢欲動,個個虎視眈眈,對村里的甚至鄰村的知青數了又數,點了又點,細細地盤算著,計劃著。后來在我們漠河的幾個村,當地青年和知青結合的還真不少,而且過得都挺好,并沒有出現過“孽債”那樣的事。這是后話。   萬柱他哥哥萬寶,我們的記工員和保管員,更是神神呆呆的,見到女知青更是直了眼了,而且更不會轉眼珠子了。我們去那兒報工分領東西,見他盯著誰,我們就說,怎么樣,看中了吧,給你拉個拉個。我們逗他,他傻笑,于是他對我們特別照顧,特別地好說話。年底分紅,我們分得的錢比能干的老鄉差不了多少,讓他們非常納悶。   小童和萬柱事定下以后,他們去了趟上海,小童她父母要他們回去的,起先萬柱不敢去,還是隊長和村里的老人,還有萬柱他父親一定要他去,而且要他體體面面地去,讓他好好整整模樣。他們一起到供銷社買了新衣服,式樣是土了點,但干凈整潔。頭發讓阿妹給修了修抹了點油,嗨,卷卷的,像個洋人,還有點真神氣。   他倆大包小包,坐汽車,坐火車換火車去上海。萬柱是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坐火車,又緊張又新奇。到了塔河火車站,是小童買的火票,檢票上車,一副很老練的樣子。她回家過兩次,知道怎樣走,怎樣簽票換車,萬柱只要扛著所有的行李緊跟著她不走開走丟就行。兩人就這樣,回到了小童的家。小童家在上海郊區浦東的一個小鎮上,那時鎮不大,鎮上的人也都是世代本土的,都是熟面孔,哪家哪戶差不多互相都知悉,看著小童回來了,帶著個卷卷頭發,微黃的眼珠,像洋人一樣的男人回家,著實吃驚不小,甚至以為出洋歸來。這個童家娃娃樣的明蓮真讓鎮上的人稀奇了一陣。小童的父母見女兒女婿回來,雖然是知道的,但見了面仍很驚詫。萬柱一口北方話,他父母聽得懂,不僅說得好聽,話里的內容也討他們歡喜,很有禮貌,很懂客氣,相信是個好女婿。可萬柱半句也沒聽懂老丈人老丈母娘說的純浦東話,全憑小童粗譯給他聽的。   小童嫁給了萬柱后,住進了萬柱家,萬柱把家里里外外地收拾了一下,比原來整潔干凈舒適得多了。萬柱很勤快,拼命地掙工分,拼命地持家護家,小童在家也充當了主婦,有時真像個“地主婆”,她公婆大伯小叔子任由她差遣,都得從她,稍有不從,小眼睛一瞪,誰也不敢吱聲。原來出了名的窮對付窮糊弄的萬柱家,改頭換面了。   我們真想不到,小童竟是個持家能手。更有讓我們想不到的事還在后頭,只是后來大返城了,我們一個個都離開了漠河,不知道小童其他讓人意想不到的舉止。我們也不知道留在漠河的其他知青人,是怎樣維系他們往后的日子。   幾十年后,我們曾經在黑龍江漠河插隊的在滬知青,搞了個大聚會,那是我們下鄉40周年的紀念日。想不到,童明蓮也參加了,馬萬柱也一同來了。   幾十年了,小童還有點原來的樣子,只不過模樣發了粗了,圓圓的紅紅的臉上多了皺紋和贅肉,純一個福太太。   “地主婆”,當我一眼認出她來,這個外號隨口而出,名姓一下子還真說不上來。“儂迭只臘棺材”, 聽見我這么叫她,她高興地回了話,還是她那個口語口音,上海浦東土話。   萬柱見了我也是一陣由衷的激動,他比我在村里見到的模樣變了許多,魁梧了不少,氣質也變了,不再是土里土氣的那種,純一個城市老人。   我剛聽說,他倆有四個女兒。這在我們同時代人里聽也沒有聽說過,一般有兩個孩子已經相當的稀奇了。我懷著驚異的口吻用上海話對她說:“儂本事杜勒啦,一記頭養了四只鳳凰”,我真是夸她能耐。   “杜啥,都是伊要養咯”,她有點謙意地指指萬柱。   我說,有四個女婿孝敬著你,你是最有“嚯氣的”。我說的是福氣。我們這些人,有的還沒有女婿或媳婦呢。她說,“嚯氣、嚯氣”,忙都忙煞了。萬柱在一旁卻喜滋滋。   我問小童和萬柱,住哪兒,日子過得怎樣,孩子都在哪兒,漠河怎樣,什么時候回漠河,一連串的問題。從他倆的回答和介紹才知道她們也已回滬定居了。這時我的疑問更多了,怎么住,生活保障,四個女兒狀況等等、等等。   漸漸、漸漸我知道了小童的底細,這個小童真是太不一般,太讓人意想不到了。   結婚后小童在馬家生了一個女兒,感到不滿足,因為阿妹呀,還有村里其他人呀都有兒子,就再生,這一發不可收拾,一連又給萬柱生三個女兒,一共四個,實在覺得不能再生了。那時沒返城的知青有了新政策,當地都要給招工。小童想,四個孩子怎么辦呀,不如讓萬柱去吧,反正都得靠他養。萬柱這不又撿了個餡餅,從此就不再靠掙工分養家了,也不去湊分田到戶的熱鬧。當一名鄉里的事業工人多輕松多自在,月月開支,取暖的柴、煤,不用再操心,村里哪個能及得上,別說他那個得意勁了。   再說,我們的小童是城市插隊青年,戶口早早可以遷回城里老家,作為失業人員領失業金,吃低保,直至和城市其他人一樣的領養老金。女兒隨遷和不隨遷的,在城里老家親戚朋友的幫助照顧下,都有了工作,都找著了婆家,都有了下一代。萬柱從事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嗨,拿著不算少的退休工資,跟著小童一起來到上海定居了,和小童一起享受著兒孫滿堂的退休生活,你說他不是托著“地主婆”的福嗎。   要說他倆的好事還有呢!浦東開發,小童老家拆遷。小童家住的是鎮上的老房子,占的面積很大,足足給分了5套,她們家就兄妹倆,小童又有這么多的女兒,拿了3套,你說讓不讓我們在滬的其他插兄插姐們眼紅。   當年哭著鬧著要回家要回家的小囡童明珠,像《紅旗譜》里的的朱老忠一樣,赤身一人出關東去邊疆,幾十年后帶著一大家子的人回來了,歡歡喜喜地過著她們幸福的退休生活。 +10我喜歡

作者:李月亮   1   姐姐和姐夫結婚快二十年,感情很好,極少吵架,是親戚里的好夫妻典范。大家說起他們來都會納悶:這倆人,好像就不會生氣似的。   我以前也納悶。不過現在懂了。   前幾天住姐姐家,姐夫晚上十一點才回來,當時我們都睡了,但姐姐一聽開門聲,就立刻爬起來,說你姐夫醉得不輕。   我迷迷糊糊跟著出來,只見姐夫正扶著衛生間的門狂吐,馬桶近在咫尺,但他全吐在了地磚上,濺得到處都是,姐姐輕拍著他的背,看他吐夠了,接了杯溫水讓他漱口,又找出睡衣幫他換上,安頓他躺好,然后自己去衛生間打掃。(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全程沒有一點不高興。   我說姐,你真是好脾氣。——后面的話沒說:男人在外面喝到半夜回來,門開得咣咣響,吐得滿地都是,換一般女人,怕是早煩了吧?不罵幾句就是好的了,哪有心情照顧他?   姐姐也明白我的意思,邊打掃邊說:你姐夫不容易,現在大環境差,生意難做,他也是苦拼啊,要不誰愿意把自己喝成這樣,這是實在忍不了了,才吐地上,但凡能忍一下,他也得吐馬桶里啊。   理解了,就不會生氣了。姐姐說。   2(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這話讓我想起另一件事。   是幾年前,姐夫跟朋友合作一個項目,投入很大,結果血本無歸。那段時間姐夫很消沉,整天悶在家里,除了睡覺就是玩游戲。   姐姐工作本來就忙,下班還得帶孩子、做家務,變著花樣給姐夫做好吃的。   有次她想給姐夫做辣子雞,拿不準做法,就打我妹電話問。我妹就不爽啊,說姐你怎么這么慣著他,把家底賠光了他還有功了?一天啥事不干讓你伺候著,看那沒出息的樣兒,你怎么就不知道生氣呢!   姐姐說:他也想有出息啊,但人能力都有限,咱也不能強求,我知道他心里苦,這個事兒對他打擊太大了,得給他點時間緩緩,緩過勁兒來就好了。我不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嘛。   ——姐姐說的,是幾年前,她生完孩子又生病,連續請了一年半的假,結果回去上班時,職位已經被頂替了,她淪落到最差的部門,整天累得要死,又誰都不待見。   那段時間姐姐情緒也很糟,每天到家啥都不干,連飯都不愿意吃,有點事兒就鬧小脾氣。   但姐夫也從來不生氣,還老跟她談心,安慰鼓勵她,心甘情愿承擔著所有家務,每天給她揉腿,一揉就是一小時。還從網上給姐姐買了兩條超貴的裙子,其中一條碼太大,直接給我媽了。   我媽白白撿了便宜也不感恩,說姐夫“你把你媳婦慣壞了”。姐夫當時也說:她不容易啊,工作這么不順心,我再不對她好點,她這日子可咋過?   3   我懂你的不容易。想來,這正是他們感情好的根本原因。   眾生皆苦,每個人都承受著自己的艱辛。而我懂你,就會對你的苦感同身受,縱使不能為你分擔,也要在這苦里加點糖,盡我所能,讓你好過一點。   我懂你的不容易,所以發自內心地體諒你的過失,你的消沉,你的任性,你的平庸。   我不是不會生氣,而是知道不該生氣。   這也許才是良好親密關系的根本。只是我們通常意識不到。   我們一貫看重的,是你欣賞我的好。   你要看到我的美、我的才華、我的智慧、我的善良,這樣你就會愛我寵我珍惜我。   這當然也重要,但僅有這個其實遠遠不夠。   其實無論什么關系,夫妻也好,母子也好,同事也好,要想相處融洽、內心親密、感情穩固,除了要欣賞對方的好,更應該懂得對方的苦。   作為兒子,如果你知道生活給老媽的巨大壓力,知道她能力有限、受的教育又不多,那么就算她拿不出你買房的首付、不會用新觀念教育你的孩子,你也不會生氣,你對她,就只有愛和感恩。   作為母親,如果你知道女兒30歲還沒有男朋友,是因為她上一段情傷未愈,或者她很努力去找了但還沒遇到合適的人,她比你更煎熬。   那么你就不會整天抱怨、嘮叨、逼迫,給她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反而會寬慰她支持她,讓她知道有老媽做自己的堅強后盾,不必急,不用怕。   作為員工,如果你知道老板每天多么焦頭爛額地處理業務,知道他力不從心卻無處依靠,你就能諒解他的嚴苛和暴脾氣,就會知道應該踏實認真工作,實實在在地為公司盡一份力。   作為老板,如果你知道員工要養活一家老小,房貸壓在頭頂,父母年邁多病,你就不會因為他計較獎金而質疑他的人品,不會冷漠地用工作填滿他的所有假期,你就會愿意稍微多付一點獎金,多給他些時間去照顧父母孩子。   你懂了TA的不容易,就能設身處地體諒TA的小毛病,包容TA的壞脾氣,你們會建立起更健康、親密、牢固的關系。   你懂了我的不容易,你就走進了我心里。 +10我喜歡

理性的懷疑 耶穌,是否曾經真實地在地上存在過呢?亦或只是一個類似孫悟空般的神話人物?   從歷史中看,在基督教誕生后,無論是基督還是非基督徒,對耶穌的歷史真實性都是篤信不疑的。一直到了17-18世紀,隨著啟蒙運動與理性主義的興起,才開始對耶穌的歷史真實性產生了激烈的爭辯。這樣的爭論持續到了現在。       有果必有因     你相信有個叫愛因斯坦的人嗎?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相信。但為什么你會這么回答呢?大多數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他。然而,他的成就有可靠報道,證明他是個真實人物。   同樣的道理,耶穌基督是公認的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的事跡廣受報道,他的影響也有目共睹,這一切無可置疑地證明耶穌是個真實人物。       可靠的福音書 圣經四福音書是耶穌可生平最詳實的歷史記載。無論是死海古卷的考古發現,還是至今已發現的新約抄本的時間、數量和質量,都是任何其它歷史文本無法比擬的。       歷史文獻中的耶穌 然而,有些人會說這些書卷都是信奉耶穌的人寫的,不足以為證據。那么在基督徒世界以外,到底同時代歷史文獻中有無對耶穌和早期基督教的記載呢?   下面就讓我們來摘錄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獻,作為圣經以外的旁證,來驗證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吧!       約瑟夫Josephus (37-101AD)     他是公元1世紀的猶太歷史學家,屬于法利賽門派。他在《猶太古事記》一書中提到耶穌基督:   大約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耶穌,一個明智的人,如果你真能說他是人的話。因為他行了許多教人驚訝的事,并教導欣然接受真理的人,他贏得許多猶太人和希臘人的心。他是基督。他被我們之間最有地位的人控告,彼拉多聽審之后,判他釘十字架;但一開始就愛他的人并未放棄他們對他的愛。第三天,他出現在他們面前,復活了。因為上帝的先知曾預言過這件事,和無數別的關于他的奇妙的事。因他的名叫做基督徒的人群直到今天還沒有絕跡。   關于此事,學術界經歷爭論,理由很明顯。初期基督徒認為這應該是對耶穌和他的復活一個奇妙且完全可靠的證明。隨后在l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時代,整段文字至少為某些學者所懷疑。然而今天,在猶太和基督徒學者之間,有個了不起的共識:那段文字整個說來是可靠的,雖然可能有些后來插入的文字。   約瑟夫證實了關于耶穌的重要資料:他是耶路撒冷教會殉道的領袖,他是一位有智慧的教師,建立了一個廣大而永久追隨他的團體,盡管他被彼拉多在某些猶太教領袖的慫恿下釘在十字架上。”   約瑟夫斯第一次談論耶穌是彌賽亞時,有些人懷疑他說的是否可信。但是約瑟夫斯第二次談論耶穌時,已很少人懷疑他的話了。約瑟夫斯說:   “大祭司亞拿尼亞召集公議會的成員,把一個叫雅各的人帶到他們面前,他是那稱為基督的耶穌的弟弟。”(《猶太古事記》第20卷200頁)       塔西陀《編年史》Tacitus (56-120A)     塔西佗生于公元55年,是世上最偉大的歷史家之一。他在《編年史》中提到基督徒。塔西佗的記錄大概是新約以外對耶穌最重要的參考資料, 他在主后115年清清楚楚地寫明,羅馬皇帝尼祿把基督徒當作替罪羔羊加以迫害,脫卻自己在主后64年羅馬大火中所受的嫌疑。塔西佗說:   “尼祿硬把罪責歸于一群稱為基督徒的人,并向他們施以各種酷刑。這群不受歡迎的人被大眾憎恨。基督徒的稱號源于拉丁語“基利士督斯”(Christus, 意思是“基督”),這人在提比略統治期間,被我們的一個地方官本丟·彼拉多處以極刑。.....”    這是一個重要的見證,作見證的人對以一個歷史人物耶穌為本的基督教的成功與傳播并不同情,而且耶穌是給彼拉多釘十字架處死的,”他說。“同樣重要的是,塔西佗報導了數以百計的人堅持他們的信仰,寧死不悔。       小蒲林尼 Pliny the Younger(61-113AD)         另一位作家,庇推尼的總督小蒲林尼也評論過耶穌的門徒。大約公元111年,小蒲林尼上奏圖拉真皇帝,請示如何處置基督徒。小蒲林尼說:   我問他們是不是基督徒,是否承認他們是基督徒,我重復了問題兩、三次,警告他們等待他們的處罰。如果他們堅持,我就下令把他們帶出去處死;因為不管他們認罪的性質如何,我堅信他們的倔強和不能動搖的執著不應該不被處罰…   他們還聲言,他們的罪過或錯誤充其量也不過是在一個固定的日子,經常在破曉前聚集。在他們之間,輪流向基督唱贊美詩,就像向上帝頌贊一樣;發誓集合起來,不是為了什么罪惡的目的,而是為了約束自己不去偷盜、搶劫與奸淫…   這個記載讓我們得出這樣幾個結論:初期的基督徒尊耶穌為上帝;他們持守極高的道德標準;他們定期地聚集敬拜耶穌。       撒拉斯Thallus (52AD)     新約中一個最成問題的陳述,是福音書著者說,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某個時辰,地球忽然變暗。這只是一個加強十字苦刑重要性的文藝手法,并非指一個實在的歷史事故?無論如何,如果黑暗真的籠罩了大地,除了圣經之外,難道不應該有別人提一提這個不同凡響的事故嗎?   可是有個名叫撒拉斯的史學家,在主后52年寫過一部特洛伊戰爭后東地中海世界的歷史。這恐怕是最早提及耶穌的歷史記載了,雖然撒拉斯的著作現已散佚,儒略.阿弗里卡納斯(Julius Africanus, writing around 221AD)約在主后221年引用過他的文章,提到福音書中所寫的黑暗:   “全世界突然發生了可怕的大黑暗,巖石因為地震而滾落,猶大和其它地區許多建筑都倒塌了。薩拉斯在他的第三本歷史書中稱這個為巨大的黑暗,而對于我而言毫無疑問是一場日全食。“   如果我們能發現撒拉斯更多的作品,我們一定可以找到更多關于耶穌釘十字架的記載。不過我們從這段記載中可以得知:耶穌曾經在地上真實地生活著;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死的時候,地上發生了地震,和大黑暗!       猶太《塔木德》(Talmud)         《塔木德》是主要的猶太教古代律法法典,主要記載和收集了猶太教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二世紀之間的猶太教歷史和教訓。猶太教的領袖和神職人員是極其排斥耶穌的。他們這樣記載道:   耶穌用妖術魔法蠱惑群眾,引領以色列人走了歪路。“     下面這一段是關于耶穌受難的描述:   “他們在逾越節的前一天釘死了耶穌。在此之前四十天他們發布通告,因為他以妖術魔法蠱惑以色列人走了邪路,他們要將耶穌施以石刑(用石頭打死)。若有任何人要為他申述,可在這段時間內來陳明事實。他們最終在逾越節前一天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總結 這么多的歷史明證,足以證明耶穌曾經真實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然而,我們認識他,卻并非靠著理性的推理,乃是圣靈所賜的信心。多馬曾經用理性去否定復活的耶穌。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的!   親愛的朋友,愿你認識耶穌,并接受他作你人生的救主,和生命的主,他將賜給你一個嶄新的生命,一個豐盛的人生!   祝福你!       靈程伙伴 +10我喜歡


桃園ISO 14064碳足跡認證桃園ISO 14067碳足跡認證費用新竹ISO 14067碳足跡認證桃園碳排放量規範認證新竹企業碳足跡查證新竹ISO 14064碳足跡認證台北企業碳足跡認證費用台北產品碳足跡認證費用台中ISO 14067碳足跡輔導新竹企業碳足跡輔導
新竹碳足跡環境資訊管理 台北綠色能源服務 推薦針對ISO 14067碳足跡標章輔導驗證單位台北碳權輔導 新竹ISO 14064碳足跡認證機構 推薦針對ISO 14067碳足跡標章輔導驗證單位新竹綠色能源驗證 新竹減碳標章認證機構 推薦碳足跡快速檢驗的公司桃園企業碳足跡盤查 台南減碳標籤輔導 推薦碳足跡認證顧問公司台南碳排放量驗證 桃園ISO 14064碳足跡管理 推薦碳足跡輔導認證的檢驗公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87fq7bdu 的頭像
    j87fq7bdu

    林怡君的評價推薦清單

    j87fq7b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